说出真相


- 說出真相 拒絕謊言 尋求正義 呼唤良知 - 我們是公民,而不是怨民!我們的聲音你們應該聽到了,但還是沒有回答! 請問,你們究竟是不敢回答,還是無法回答?







Thursday, February 3, 2011

辛子陵----權貴資產階級

2010年春節辛子陵在上海與朋友座談時的講話


十七屆四中全會上,胡溫將領導幹部公示財產的陽光法案提交全會,竟然被否決了。這件事給了我極大地震動。陽光法案反映了黨心民心,如果全黨公決,或全民公決,都會通過的。被否決的事說明,我們的中央委員會,準確地說是他的多數,不能反映黨心民心,跟全黨已經不是一條心了,跟全國人民已經不是一條心了。這些反對陽光法案的中央委員還是我們的人嗎?還是我們選出來的代表嗎?作為一個老黨員,我動議:十八大選舉,凡拒絕向全國人民公佈財產者,不能當十八大代表,不能當中央委員、候補中委和紀委委員的候選人。省、市、縣換屆選舉也應該如此。

走筆至此,我這個老黨員不由得仰天長嘆,為國家腐敗至此一哭!為黨墮落至此一哭!現在的縣委書記們不是焦裕祿了!

權貴資產階級的人數,據《遠東經濟評論》2007年第4期報導:至2006年3月底,內地私人擁有財產(不包括在境外、外國的財產)超過5000萬以上的有27310人,超過1億元以上的有3220人。億元以上的90%是高乾子女,有2932人,他們擁有資產20450億元人民幣,平均每人6.7億元。如果放大一些他們的社會基礎,家有千萬(人民幣)以上的權貴集團人數約有500萬人。但在13億中國人民面前,他們是微末的小數。在7000萬黨員面前,約佔7%。

問題積累到今天,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全黨、全軍和全國人民同權貴集團的矛盾。權貴集團造成四大惡果:首先是分配不公平,貧富兩級分化使社會矛盾尖銳化,從根本上破壞了和諧社會的基礎;第二是藉助政治權力強勢壟斷,以發展壯大“公有製的主體地位”為掩護,實行“國進民退”,蠶食和鯨吞民間財富;第三是反對 “耕者有其田”,把土地壟斷在自己手裡,成為壓迫、剝削農民的“紅色地主”;第四是形成了一個拼命反對民主憲政的特權利益集團,以批判普世價值和兩個“絕對”關閉了政治體制改革的大門,使政治改革陷入今天的困境和僵局。權貴集團是中國共產黨的掘墓人,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掘墓人。



以胡溫為核心的黨和國家領導人,必須亮明旗幟,表明與權貴集團決裂,全黨、全軍和全國人民才能知所趨處,知所依歸。要發動黨內93%的健康力量,發動13億人民的力量,形成絕對的政治優勢,治服權貴集團的反抗,用經濟和法製手段解決權貴集團的問題。蔣介石敗退台灣,政治上第一個大動作是甩掉官僚資產階級,啟用黨內和本地才俊,十年生聚,十年教訓,蔣經國開啟報禁和黨禁,走民主憲政的道路,為國民黨中興奠定了基礎。不擺脫權貴集團的挾制,共產黨只能在33萬億GDP的陶醉中滅亡。

一年12萬起所謂“群體性事件”,這就是列寧說的那種人民大起義臨近的標誌。上層統治階級不能照舊統治下去了,下層廣大被統治階級不能照舊生活下去了。面對烽煙遍地的政治局勢,集訓縣委書記和縣公安局長,準備鎮壓是下下策。上策是平息民憤、化解民怨、挽回民心。沒有革命性的改革,就會有比改革更加難以承受的革命。這是最後的機會了。



中國權貴集團的形成和發展可分為四個時期:

一、官倒時期。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,利用“雙軌制”的漏洞,權貴們通過“官倒”即倒買倒賣,把計劃內物資轉化為計劃外物資,賺取差價;或倒買倒賣進出口物資批文,“空手套白狼”,聚斂起第一桶金。

二、包攬大型工程時期。 90年代中期以後,通過包攬大型工程虛報成本、出賣國家和工人權益提高優惠條件吸引外資、在進口大型設備中收取回扣等手法非法牟利。例如:在國家的和省一級工程中,就有高達40~60%的工程款流進了他們的口袋。 1998年以來,中國開始興建高速公路,平均每公里國家支付1億200多萬元,而實際僅需7000萬元,權貴們每公里攫取了3200萬元。這樣的高速公路共有16000公里,僅此一項,承包工程的權貴就掠奪5120億元以上。

三、國企改制時期。中共十五大以後國企改革的路子是“抓大放小”,大企業引進私人資本和外國資本,實行股份制;小企業實行私有化。問題主要出在中央提出建立現代企業製度以後的國企改制中。地方政府認為“經營者持大股”是國有企業推行股份制中“最有效的股權配置方式”。 《浙江工人日報》2002年8月7日發表新華社記者關於國有中小企業改制的調查報告:《“新百萬富翁”震盪大江南北》。我們看一位董事長的自述,可知“新百萬富翁”是怎樣“一夜之間”產生的:

具體確定為國家保留22.5%的國有股;董事長佔22.5%的股份,即1125萬元;職工持股會佔20%;外來法人股佔35%。這樣,我就成為了名義上的 “千萬富翁”。我的1125萬元股份,除自己積累50萬、向親朋好友借200萬以外,第一塊是經營者才能獎金100萬元,第二塊是技術獎勵150萬元,第三塊是職務配股250萬元,第四塊是政府以期股注入的方式出讓375萬元,而這375萬元期股實際上是以現金分期付款的方式買斷國有資產存量,靠分紅的錢還。這幾年我經常受邀請到上海、山東、四川等地作報告,反复講經營者持大投,不是千年等一回,而是一萬年才有一次機會。

這位董事長交了好運,市政府給了他875萬。主事的官員能夠統一認識把這筆錢給他而不是給別人,這是幕後交易的結果。他當然要通過巧妙的方式給官員們送


* 2010-3-16 17:38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